现金贷超速成长带来诸多风险隐患,监管部门紧急“刹车”整顿
现金贷最近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11月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紧急暂停了网络小贷牌照的审批,12月初,《关于类型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正式下发。新华社也发文称,监管层整顿以现金贷为主要业务的互金市场已箭在弦上。那么,现金贷局限如何?对于借款人而言存在哪些风险隐患?扬子晚报记者进行了线上线下的查询拜访。
现金贷局限已超万亿元预计本年总成交量为去年6倍
当前市场上的现金贷业务种类,可以分为随借随还类贷款、超短时间贷款(类似国外发薪日贷款)、短时间贷款、中期贷款四年夜类。根据现金贷平台介入者,可分为持牌系金融机构、P2P网贷、垂直借贷平台等三年夜类,根据介入主体的性质分歧,现金贷平台可分为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P2P网贷、垂直借贷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的现金贷供职五类。
根据不彻底统计,目前至少跨越60家P2P网贷平台有现金贷业务,包括拍拍贷、宜人贷、信而富等平台,约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3.04%(截至2017年10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1975家。)
从网贷平台短时间现金贷业务增长情况看,近一年显现暴发式增长。2017年1-10月P2P网贷短时间现金贷业务总成交量约是2016年全年的5倍(按2017年全年测算应在6倍以上)。最近两个月或受监管的影响,业务局限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据估测,目前整个现金贷行业的局限已超1万亿元。
1000元借款年化利率高达511%一些平台逾期50天还款金额翻倍
在现金贷业务局限破万亿的同时,其信息平安、暴力催缴、高利息率等问题再度引发舆论存眷,这也是现金贷成长暗地里的风险隐患。好比,已赴美上市的趣店最近暴光了“学生用户数据”泄露变乱,这份泄露的数据维度极细,除了姓名、电话、还款额、滞纳金、逾期天数、学校、宿舍、结业时间等详细信息外,还包括学生父母电话、男女朋友电话、学信网账号暗码等隐私信息。该变乱被视为6月1日《国家网络平安法》正式公布实施以来“最严重的互联网平台泄露变乱”。
再好比高利息率问题。南京市民姚先生前段时间想改善住房,想先卖房之后再买房,然而,在房子还没有卖出去时他恰巧看中了一套新房,想当即入手,然而他将钱东拼西凑,发明首付还差30万元。这种情况下,他想到了各类现金贷广告,决定多方借款凑够首付,抱着尝尝的心态,他下载了几个现金贷App,正筹备借款时,一位懂金融的朋友阻止了他,他们仔细计算利率后发明,现金贷的实际利率高到离谱,动辄高达50%的年化利率让他撤销了这一动机。
扬子晚报记者在手机App商店中输入“现金贷”时,各种“3秒完成借款,凭身份证1分钟申请”等等宣传语屡见不鲜。这些现金贷放款金额在500至2000元,期限多在一个月之内。扬子晚报记者在一家借款App上发明,一笔1000元的借款,7天期利息只要1.05元,但要收取信息认证费、风控供职费等共96.95元,致使实际到账金额只有902元。算下来,年化利率竟高达511%。某现金贷平台内部人士向扬子晚报记者透露,为了逃避年化利率不得跨越36%的法令红线,现金贷平台一般用隐蔽的方法加到借款人身上,如手续费、快速信审费、账户解决费等名目,致使该行业年化利率奇高,别说是500%,甚至1000%的都有。
新华视点的记者在查询拜访时也发明,借款人进行借款操纵时,不只要让平台获取通讯录权限,还要输入手机运营商的供职暗码。逼迫性授权获取个人信息,为的便是能够用各种方法进行暴力催收。其它,用户资料在现金贷平台、中介之间进行倒卖早就不是秘密,甚至还明码标价。除上述风险外,扬子晚报记者同时了解到,借款人除支付的利息外,还面临滞纳金、逾期罚息、提前还款的罚息等等费用。据悉,一些平台逾期1天要收取滞纳金20元,也便是说一笔1000元的借款,只要逾期50天还款金额就要翻倍。
借款人需了解现金贷还款模式和利率对于现金贷管控关键要放在消费场景上
对于付现金贷平台信息泄露变乱,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金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詹早霞律师讲述扬子晚报记者,违法成本低、监管缺失是“泄密”变乱再三出现的重要原因,相关法令虽然对于网络信息呵护有规定,但却没有设置任何对于应的惩罚步伐,违法成本极低;供职商们忙于应付生意,对于用户信息保密仅仅基于商业道德或品牌荣誉的角度,而法令监管缺失,致使类似变乱一再暴发。
业内人士指出,现金贷平台风控基本为零,坏账率极高,依靠暴利覆盖风险。部分平台放款随意,借款人只必要输入简单信息和提供部分授权即可,行业坏账率普遍在20%以上。除坏账问题,多头借贷也成了现金贷的一年夜特色。 除加强监管外,星合资本董事长郭宇航公开暗示,闭幕现金贷乱象的体例之一便是让这一金融产品在阳光下运行,进行持牌解决。他提议,创立准入制度,在工商挂号环节明确现金贷的主体资格和经营领域要求,确立行业从业者的合法地位;创立适合的行业类型,限制贷款利率、多头借贷、滚动续贷等问题。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翰认为,现在信用卡供职无法覆盖所有消费人群,而80后、90后又习惯借贷消费、分期了偿,因此现金贷的管控关键点要放在消费场景上,加强对于消费者购买流程和贷款用途的跟踪。
业内专业人士经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则对于借款人提出了一些逃避风险的提议。好比,在借款之前了解现金贷平台的还款模式,看在用途和还款方法上是否与本身需求匹配;同时,了解现金贷的还款利率,不要只看现金贷平台概况表现的利率,而要根据利率和还款模式进行详细估算,看看借这笔钱值不值;此外,不要盲目多借,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安全贷转载文章仅为传播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